朝鲜普贤寺
时间:2011-05-23 20:03 来源:$artfrom$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
朝鲜普贤寺 坐落在妙香山脚下的普贤寺是朝鲜佛、法、僧三宝地位很高的古刹。普贤寺以佛教中象征理德、行德的普贤菩萨的名字命名,原本是清川江以北地区传播佛教的中心。普贤寺的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寺院酷似,并且所有门楣匾额上的题字都采用古汉字,这为造访普贤寺的中国人带来了诸多方便。 曹溪门是普贤寺的第一道大门,跨入大门。两侧是双目圆睁、手持宝物的哼哈二将。门道两侧有许多座石碑错落其间,其中有一块高 普贤寺的第二道大门叫解脱门。过解脱门,西边院落里有一株参天的山桑书,树龄达400多年,据说是朝鲜最古老的山桑书。踏入寺院第三道门——天王门,只见守佛的四大天王手持刀枪,威风凛凛地站立两侧,显示出佛教的神圣不可侵犯。走过天王门,绕过万岁楼,后院有一座13层的石塔,这座用花岗石精心加工成八角形的石塔,总高为 大雄殿(中国佛家寺院里的正殿都叫“大雄宝殿”,普贤寺里的正殿却叫“大雄殿”)是普贤寺最华丽的建筑。位于寺院正中央,建筑结构如同中国的寺庙。黑色的鱼鳞瓦,朱红色的圆柱子,金色的门棂,大殿正门牌匾上黑底金字写着汉字“大雄殿”。大雄殿山墙虽不高,但展翅状的歇山式屋顶、以流线形精加工的鼓肚柱子等都引人注目。大雄殿的门扇上镂刻着奇异美妙的图案,刀法纯熟,镂木如玉。大殿上方的彩色斗拱完全是木质结构,斗橼交叉,层层叠起,处处描金,画中有雕,雕中套画,体现了古代朝鲜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大雄殿内的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都是金身灿烂,面阔眉善,两耳垂肩,或双手合十,或盘腿打坐与中国的佛堂并无二致。在这里,还流传着朝鲜爱国义兵西山大师等爱国僧侣动人的故事,离大雄殿不远处的那座酬忠祠就是专门为祭祀 辰卫国战争(1529至1598)时期在收复平壤城的战斗中牺牲的僧侣兵将们建造的。 朝鲜的法律保护宗教,光复以来普贤寺的修建都由国家投资,信徒们的施舍只僧侣们的日常生活费用。僧人们在这里修身养性研究佛学,还同世界其他国家的佛教界同行进行着友好交流和往来。
焦广盛先生与胡广新先生在普贤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