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时间:2017-02-10 10: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上没有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是绝妙之至的构思。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 ![]() 《蛙声十里出山泉》源于老舍先生给齐白石的求画信的影印件。这封信解开了一个大谜团,老舍先生写这封信时,用了两种笔和两种颜色,一种是毛笔写的,另一种是红墨水钢笔写的,这种混搭形式,为这封信的价值做了最好的提示,成了揭开一个大谜团的钥匙。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原来的流行说法是齐白石老人接到老舍先生送来的诗句后,用了三天三夜去思量如何实现老舍先生的设想,即将它变成具体的画面,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还有一种说法是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卵变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日子,它们不停鸣叫,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 ![]() “蛙声”的对象源于蝌蚪 以形写神,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将所绘对象的神表现出来。 ![]() 大块留白表现天和水 空间灵活大块空白突出主体,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 重墨不重色 讲究意境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不同的色彩的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