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会员名单查询

名  称  
编  号  

热点新闻TOP10

联系我们


电话:15701235517
13801193711(限短信)
邮箱:xh2014218@163.com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主页 > 鉴赏 > 焦广盛谈钧瓷

焦广盛谈钧瓷

时间:2008-08-18 17:00来源:$artfrom$ 作者:管理员 点击:

 

 

 

焦广盛谈钧瓷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禹州是我国第一个皇权夏朝的都城,传说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钧瓷就此得名。钧瓷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的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并有“神奇诡秘”“窑变无双”的唯一特性,唐宋以来历代皇室都把钧瓷列为皇家贡品,并御封为“神钧宝瓷”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

  钧瓷最初称“道玄瓷”是谓唐开元年间一代画生物稻子收唐三彩的多彩釉色启发,帮助民间艺人创制了彩釉配料,创烧成功一种釉色绝妙、玉润生辉的高温瓷。当时人们为纪念吴道子,以其号“道玄”而称为“道玄瓷”唐玄宗李隆基看到道玄瓷的釉色鲜艳夺目,图案千变万化,大为赞叹,改名“君王之瓷”简称“钧瓷”定为宫廷御用珍品,并立命钧不随葬,严禁民间拥有。墓葬出土的钧瓷寥寥无几。

  钧瓷在宋初已负有盛名,宋代中期又得到很大发展,宋徽宗时,在阳翟县(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史书记载规定每年精选36件上品入宫廷。余者成品皆废,残片深埋,严禁流入民间。这个时期烧制的钧瓷,是在民窑天青釉和紫红斑釉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出蓝、红、紫、青诸色集于一体,淡出淡入的窑变釉。此时钧窑釉以荧光般含蓄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艺术效果,构成钧瓷的独特风采,由于钧瓷制品传世极少,身价极高,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

  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元明之间,钧瓷几起几落。明神宗以后,钧瓷生产销声匿迹300年。直到清朝晚期,民间艺人卢振太兄弟及其子辈,经多年反复烧窑试验,终于烧制出仿钧窑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雨过天晴器”为钧瓷的复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清光绪28年(1902年)禹州知州曹广权给慈禧太后庆寿,征集工匠烧造贡品,做了钧瓷炉,烧制出瓶、盆、尊、洗、寿桃、佛手和仿制的禹贡九鼎等36件寿瓷上贡。这批寿瓷形神兼备,光彩夺目,气韵不减当年,深得慈禧钟爱。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把民间的钧瓷艺人组织起来,研发并重新将中华瑰宝钧瓷文化发展、弘扬,多次将钧瓷定为对外交往的首选国礼,馈赠给各国政要。钧瓷所代表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浓缩的精华,其深远意义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

  钧瓷的烧制工艺复杂,历来有“十窑九不成之说”钧瓷以窑变为神,窑变工艺及其二液分明的釉层结构与其它瓷器截然不同。钧瓷的意境是靠严格的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气氛等因素的变化产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其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似玉非玉胜似玉。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也可几色辉映。

   钧瓷以开片为奇,“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开片又称“并瓷”“冰裂”原因是钧瓷在1300度的高温下烧制出窑以后,其“素胎”与“釉色”收缩率不同,于是造成了在“素胎”与“釉色”之间的“开片”而且这种现象会在钧瓷出窑以后持续发生,可以绵延百年不绝。多少喜爱钧瓷的人,对此如痴如醉。每次“开片”的声音清脆悦耳,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而且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之的奇迹,如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菟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均为瑰宝珍品。

  钧瓷以出现景观为绝,形品在窑变中出现,被列为空前绝后之极品。“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每件钧瓷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传世珍品。

  钧瓷妙在意境变换,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都开创了陶瓷美学的先河。古人曾作诗描绘钧瓷的意境之妙:“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